这相当于日本目前每年温室气体排放的1%以下。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适用技术的层次体系,做到各种技术之间互相协调。三是通过低碳技术和产业政策,扬长避短,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在6月28日举行的技术创新与低碳经济高层论坛上发表演讲。争论的背后是排放空间和排放权的争夺,即利益之争。他表示,眼下全球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争论、谈判的本质就是能源问题。不仅要加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也要着力加强新能源技术、清洁煤技术、节能降耗等战略性技术的研发和储备。中国在国际减排行动和谈判中已经被推到了前台
刘燕华还说,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30%以上,预计到2012年将占40%左右。碳排放交易中大部分买方是境外企业,中国处于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定价权被国际买家掌握。比如,由于湖南省的支柱产业集中在火电、钢铁、建材等高能耗企业,环境税征收无疑会对湖南省的现有支柱产业产生冲击,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产业转移的情况。
而孙钢认为,环境税迟迟无法提上开征日程的重要原因,是有关决策部门担忧,环境税会诱发成本推动型通胀。负责环境税方案起草的专家之一、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孙钢表示,在试点开征阶段,环境税更可能以央地共享税种的形式开征。试点草案还在征求意见阶段环境税这一新税种的开征时间表,需由国务院统一部署。环境税征收将促使产业升级但部分人士担忧,尽管新税种会带来一定的财政收入,但在其他省市未开征环境税之前,先行开征环境税会造成一定的产业转移。
企业通过产品提价的方式来转嫁环境税收成本,这种可能性不能不为决策机构所考虑。湖南大学会计学院财税系主任罗宏斌则表示,虽然开征环境税在短期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压力,但从长远上说,能促使湖南省企业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湖南的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都有好处。
对于中西部试点省份而言,这一新税种无疑将对地方财政起到补充的作用,并弥补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所产生的外部负效应。今年5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的《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将研究开征环境税的方案。记者从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了解到,环境税试点草案目前正处于征求各省意见阶段。与此同时,记者从环保部环境规划院获悉,环保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三部门将向国务院提交环境税开征及试点的请示,湖北、湖南、江西、甘肃四省则有望成为首批开征环境税的试点地区
孙刚介绍,目前排污费大概涉及到前四项,就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废弃物,以及噪音。对于对企业征收环境税,能不能转嫁,孙刚认为,这主要看这个行业的性质,比如有些行业,基本上属于卖方市场,它是供不应求的,比如说能源,无论是原油也好、汽油也好、柴油也好,这些都是供不应求的,它要转嫁相对来说容易,你要对它征税,它肯定提高价格。孙刚说,现在如果一开始直接对老百姓征税,恐怕难度非常大。孙刚表示,环境税是具体针对环保的一些要求来开征的税种。
另外,是对一些可能产生污染的产品征的税,比如说煤炭、石油、能源,还有汽车。这次有些城市或者有些地区,积极性很高,打算试点,可能会在十二五期间推行试点。
孙刚表示,环境税它的征收力度,或者在税率的设计方面,应该是跟目前排污费的收取有一定的关联度,不会一下子高于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可能环境税一开始推出来的时候,首先只对某几项污染物征税,或者说可能不一定能够覆盖到现在排污费的整个征收范围,因此,有些排污费的项目可能还会继续收。
对于北京不试点征环境税的原因,孙刚表示,北京在十几年以前就曾经想对环境税进行试点,当时想通过全国人大授权,授权北京市人大来开征这个税种,因为授权的经过比较复杂,后来一直没有推行下去,而且北京的一举一动大家都比较关注,要是方案比较科学合理,大家能够接受,如果这个方案比较严厉,反响也比较大。一般来讲,它是包括对直接的污染物征的税,比如污水处理、垃圾等等。今天上午,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孙刚做客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的城市零距离节目时表示,即将开征的环境税或者打算试点的征税对象基本上是以企业为主,北京不会作为试点城市。价格上涨也是出台这个税种的目标之一,价格高了,大家用起来比较慎重一些,能少用就少用了。现在将要开征的环境税或者打算试点的征税对象基本上是以企业为主现在将要开征的环境税或者打算试点的征税对象基本上是以企业为主。
这次有些城市或者有些地区,积极性很高,打算试点,可能会在十二五期间推行试点。孙刚表示,环境税它的征收力度,或者在税率的设计方面,应该是跟目前排污费的收取有一定的关联度,不会一下子高于排污费的征收标准。
价格上涨也是出台这个税种的目标之一,价格高了,大家用起来比较慎重一些,能少用就少用了。孙刚表示,环境税是具体针对环保的一些要求来开征的税种。
另外,是对一些可能产生污染的产品征的税,比如说煤炭、石油、能源,还有汽车。对于北京不试点征环境税的原因,孙刚表示,北京在十几年以前就曾经想对环境税进行试点,当时想通过全国人大授权,授权北京市人大来开征这个税种,因为授权的经过比较复杂,后来一直没有推行下去,而且北京的一举一动大家都比较关注,要是方案比较科学合理,大家能够接受,如果这个方案比较严厉,反响也比较大。
对于对企业征收环境税,能不能转嫁,孙刚认为,这主要看这个行业的性质,比如有些行业,基本上属于卖方市场,它是供不应求的,比如说能源,无论是原油也好、汽油也好、柴油也好,这些都是供不应求的,它要转嫁相对来说容易,你要对它征税,它肯定提高价格。一般来讲,它是包括对直接的污染物征的税,比如污水处理、垃圾等等。今天上午,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孙刚做客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的城市零距离节目时表示,即将开征的环境税或者打算试点的征税对象基本上是以企业为主,北京不会作为试点城市。孙刚说,现在如果一开始直接对老百姓征税,恐怕难度非常大。
孙刚介绍,目前排污费大概涉及到前四项,就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废弃物,以及噪音。可能环境税一开始推出来的时候,首先只对某几项污染物征税,或者说可能不一定能够覆盖到现在排污费的整个征收范围,因此,有些排污费的项目可能还会继续收
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的禁令已给中国碳交易敲响了警钟。目前我国的CER(预期的经核证减排量)合同价格在每吨8~10欧元左右,而国际市场上一般在每吨17欧元左右。
发展低碳经济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提高认识、加快制度建设、加强行业引导、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等,更应该积极探索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合理模式和有效途径,实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重大行动计划等,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二是低碳技术要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发展。
对此我国应该及时制定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加强我国在国际上话语权的气候变化科技研究。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如何做到全面、统筹、可持续发展呢?刘燕华提出了具体的路径选择:一是倡导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绿色发展。目前京沪两地都已试水自愿碳减排,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成立,世博自愿减排网络也正式开通,参与上海世博会的游客和企业可通过世博自愿减排平台实现自身的碳减排,共同打造一个低碳世博。中国迫切需要走出一条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对此,科技部原副部长韩德乾认为,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将会运用市场化机制在新的标准下重新洗牌。把低碳经济的概念落在节能减排、环保、能源效率提高上,落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上,落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上。
推动包括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合理消费等在内各领域的发展。目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存在项目推广成本高、技术相对落后、技术市场功能缺位等问题,软实力薄弱可能是最大的短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升温,煤炭、石油等能源的短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受到广泛关注。刘燕华还说,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30%以上,预计到2012年将占40%左右。